S23表面活性剂Pluronic L64
平均分子量:2900
浊点(1%水溶液):57~61
HLB值:13
CAS:9003-11-6
Pluronic L64(泊洛沙姆184)是一种非离子型三嵌段共聚物表面活性剂,由亲水的聚氧乙烯(PEO)链段与疏水的聚氧丙烯(PPO)链段交替组成(结构式:PEO₁₃-PPO₃₀-PEO₁₃)。其独特的“两亲性”与生物相容性使其成为体外诊断试剂中的多功能辅料,尤其适用于需稳定生物分子、优化流体性能及兼容全血检测的体系。
作用机制
非溶血性:温和作用于红细胞膜,适配全血直接检测(如层析试纸条、微流控芯片),避免溶血干扰光学信号。
胶体保护与稳定:通过疏水PPO链吸附至颗粒(如胶体金、乳胶微球)表面,亲水PEO链形成空间位阻,防止聚集和沉淀。
界面活性与润湿:降低液-固界面张力,促进样本在试纸条或微孔板中的均匀扩散,减少边缘效应。
抗蛋白吸附:阻断蛋白/细胞在固相载体(如硝酸纤维素膜、微孔板)的非特异性吸附,降低背景干扰。
消泡与抗静电:抑制试剂混合或自动化加样过程中的泡沫生成,减少微粒因静电吸附导致的聚集。
应用场景
免疫层析试纸条:添加至结合垫处理液,稳定胶体金标记抗体,提升显色信号均一性(如hCG检测)。
乳胶增强免疫比浊:预混于乳胶微球悬浮液,增强颗粒分散性,优化抗原-抗体复合物浊度信号。
全血直接检测试剂:加入样品稀释液,抑制红细胞聚集,提升血浆分离效率(如CRP、血糖检测)。
酶反应体系稳定剂:作为酶保存液成分,减少高温或反复冻融导致的酶失活(如PCR试剂、化学发光体系)。
微流控芯片润湿剂:预涂于疏水通道,优化血样/试剂的流动性能,避免气泡滞留。
通用使用范围:0.01%–1.0%(诊断试剂中常用0.05%–0.2%)。
注意事项
溶解性:低温(<15℃)可能形成凝胶,需加热至25–30℃并搅拌至澄清后使用。
温度敏感性:长期暴露于>50℃环境可能导致分子链断裂。
兼容性测试:避免与强氧化剂(如高浓度过硫酸铵)或有机溶剂(如氯仿)直接混合。
常见问题
胶体金聚集:可能是浓度不足或溶解不完全;建议提高至0.1%-0.2%,确保完全溶解后使用。
层析速度过慢:可能是润湿性不足或黏度过高;建议优化浓度(0.05%-0.1%)或添加低粘度缓冲液。
冻干后活性损失:可能是保护剂比例不当;建议增加Pluronic L64至0.5%-1%,并复配海藻糖。
试剂浑浊:可能是低温析出或离子强度过高;建议预热至室温并涡旋混匀,或调整盐浓度。
备注:Pluronic L64的平衡性能(润湿性、稳定性和生物安全性)使其成为高灵敏度、全血兼容诊断试剂的理想选择,但需通过动态光散射(DLS)、冻干显微镜等工具量化其效果,并结合具体试剂体系(如抗体特性、反应载体)优化配方。若需更高润湿性,可尝试与Surfynol系列表面活性剂复配使用。
Pluronic/Poloxamer is made by BASF
货号 | 规格 | 价格 (元) | 数量 |
---|---|---|---|
BLDS23 | 100g | 600 | |
BLDS23 | 500G | 2500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