信号增强剂BAP-1
信号增强剂BAP-1是具有独特的分子结构赋予其在免疫诊断中多功能的性能。核心作用主要是:防止颗粒聚集、增强试剂兼容性、提高发光效率、保护酶活性、减少非特异性吸附、抑制自发氧化。
核心应用场景及作用机制
1. 纳米标记物的分散与稳定
作用机制:
信号增强剂BAP-1通过疏水链吸附于纳米材料(如胶体金、量子点、磁性微球、乳胶微球)表面,亲水链形成空间位阻,防止聚集,提高标记物在试剂中的分散性和长期稳定性。
典型应用:
免疫层析试纸条:量子点标记抗体(0.1%~0.3% 信号增强剂BAP-1)的稳定化,避免标记垫干燥后颗粒聚集。
化学发光试剂:磁性微球(0.05%~0.2% 信号增强剂BAP-1)的均匀分散,减少试剂批次差异。
免疫比浊试剂:0.05-0.2% Tetronic 1307 + 0.1% 信号增强剂BAP-1,分散脂血样本中的乳糜微粒。
用量范围:0.05%~0.5%(w/v),需根据纳米材料表面电荷及疏水性调整。
2. 减少非特异性吸附(封闭剂)
作用机制:
信号增强剂BAP-1吸附于固相载体(如硝酸纤维素膜、微孔板、电极)的疏水区域,形成亲水屏障,阻断样本中杂质蛋白或脂质的非特异性结合,降低背景信号。
典型应用:
侧向层析试纸条:样本垫预处理(0.1%~0.3% 信号增强剂BAP-1 +0.02%~0.1%(w/v) Tetronic 1307),减少血液中纤维蛋白干扰。
微孔板ELISA:替代传统BSA封闭液(0.2%~0.5% 信号增强剂BAP-1),成本降低30%且封闭效果更持久。
用量范围:0.1%~0.5%(w/v),过高浓度可能影响靶标分子结合。
3. 增强检测灵敏度(胶束增敏)
作用机制:
信号增强剂BAP-1胶束可浓缩发光底物(如鲁米诺)、荧光染料或酶(HRP、ALP),提高局部反应浓度,增强信号强度。
典型应用:
化学发光免疫分析(CLIA):鲁米诺体系中添加0.05%~0.1% 信号增强剂BAP-1,信号强度提升20-50%。
荧光PCR:探针体系中加入0.01%~0.05% 信号增强剂BAP-1,减少探针吸附,提高Ct值一致性。
侧向层析试纸条:0.1%~0.3% 信号增强剂BAP-1 +0.02%~0.1%(w/v)Tetronic 1307,提升其与检测线抗体的结合概率。
用量范围:0.01%~0.1%(w/v),过量可能抑制酶活性或引起胶束包裹过度。
4. 冻干保护
作用机制:
冻干保护剂:减少冻干-复溶过程中的变性。
酶/抗体:1%~5%信号增强剂BAP-1 + 海藻糖;
纳米颗粒:5%~10% 信号增强剂BAP-1+ 多元醇;
脂质体:8%~15%信号增强剂BAP-1 + 螯合剂
典型应用:
冻干化学发光微球:10% 信号增强剂BAP-1 + 5%海藻糖,复溶后分散效率>95%。
5. 增溶疏水性成分
作用机制:
胶束包裹疏水分子(如某些荧光染料、脂溶性抗原),提高其在水相试剂中的溶解度。
典型应用:
荧光微球标记:溶解疏水性染料(如Nile Red)时,添加0.5%~1% 信号增强剂BAP-1。
脂质抗原提取:样本处理液中0.3% 信号增强剂BAP-1提高脂蛋白抗原回收率。
用量优化与注意事项
1. 浓度梯度筛选
低浓度(0.01%~0.1%):用于增敏或抗吸附,需验证对酶活性的影响(如HRP活性下降需补充辅酶)。
中浓度(0.1%~1%):适用于封闭或分散,需避免与带正电材料(如氨基磁珠)产生静电排斥。
2. 兼容性验证
表面活性剂:避免与SDS(>0.1%)联用,防止胶束结构破坏。
盐浓度:高盐(>0.5 M NaCl)可能削弱胶束稳定性,需补充PEG(1%~3%)增强空间位阻。
3. 稳定性测试
加速实验:37℃放置7天,观察纳米标记物粒径变化(DLS检测),若PDI>0.2需调整配方。
冻干保护:含信号增强剂BAP-1的冻干试剂需检测复溶后活性恢复率(目标>90%)。
货号 | 规格 | 价格 (元) | 数量 |
---|---|---|---|
BAP001 | 100g | 500 | |
BAP001 | 500g | 1900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