温敏控流剂TC-1
品名 | 温敏控流剂TC-1 |
类型 | 通用试剂 |
别名 | Temperature sensitive flow control agent TC-1 |
应用 | 微流控 |
相关产品 |
一种温敏性聚合物,不带电荷,高亲水性(HLB≈18-22)。核心机制:在低温下,控流剂分散在水溶液中,形成低粘度透明液体;当温度升高至临界胶凝温度时,形成三维网状凝胶结构,显著增加溶液粘度。
应用原理:
动态粘度调控:通过局部加热(如芯片加热模块)或环境温度变化,触发控流剂溶液的凝胶化,增加微通道内流体阻力,从而延缓样品或试剂的层析速度。
可逆性:降温后凝胶恢复为液态,便于芯片重复使用。
浓度范围:15%-30% (w/v),具体依芯片设计和温控需求调整。
低浓度(15-20%):胶凝温度较高(25-30°C),适用于环境温度控制的延迟。
高浓度(25-30%):胶凝温度较低(18-22°C),需主动加热触发凝胶化。
应用步骤:
溶液配制:将控流剂粉末溶于低温(4°C)去离子水,搅拌至完全溶解。
芯片灌注:将溶液注入微流控通道,避免气泡。
温控激活:通过芯片集成加热器或外部温控设备升至目标温度(如25°C),形成凝胶延迟层析。
释放复位:完成延迟后降温至15°C以下,凝胶溶解,恢复流体流动。
注意事项 |
原因与解决方案 |
温度精确控制 |
胶凝温度对浓度敏感,需校准加热模块(±1°C误差)。 |
生物相容性验证 |
高浓度控流剂可能抑制细胞活性,需测试目标生物分子(如酶、细胞)的活性保留率。 |
通道堵塞风险 |
凝胶化不完全或杂质可能导致局部堵塞,建议预过滤溶液(0.22 μm滤膜)。 |
粘度-流速匹配 |
高粘度可能超出微泵承压范围,需根据芯片材料(如PDMS抗压性)优化浓度。 |
长期稳定性 |
反复温变循环可能导致控流剂降解,建议单次实验后更换或低温储存芯片。 |
与其他试剂的兼容性 |
避免与强离子表面活性剂(如SDS)共存,可能破坏胶束结构。 |
案例参考:
案例1:DNA杂交检测延迟
浓度:20% 控流剂
温控:25°C凝胶化,延迟时间30分钟
效果:杂交信号强度提升2倍,背景降低50%
案例2:微流控PCR分步反应
浓度:25% 控流剂
温控:22°C触发凝胶,分步释放引物和酶
效果:非特异性扩增减少,产物纯度提高
货号 | 规格 | 价格 (元) | 数量 |
---|---|---|---|
BLTC01 | 100g | 600 | |
BLTC01 | 500g | 2000 |